当前的传统工地要转型成数字化的障碍
数字经济——今年两会上关注度非常高的一个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近些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呈现飞速发展的态势,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有望突破80万亿,2030年破百万亿。

传统工地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工地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数字赋能,是传统产业实现质量提升、效率提高、动力增强的重要途径。
当前工地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还存在一些障碍:
1、技术研发与应用成本支出较大、缺乏规模效应。
2、施工现场项目覆盖率低,行业整体数字化水平不高。
3、建筑产业链上数字化技术协同性不高
4、数字化技术在项目单阶段、单系统、单项目应用较多,数据和信息难以跟随项目推进而流动,形成不易交互的信息孤岛;
5、设计、建造、采购、运营等环节孤立存在,
6、BIM模型审核和验收环境不成熟,BIM计价、审查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缺乏针对性强且内容齐全的行业标准
7、建筑设计施工运维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创新型复合人才缺口很大。
打造基于5G、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数字工地,持续推进BIM技术在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集成应用,大力建设面向行业基于BIM的智慧设计、建造与运维的建筑产业数字化监督管理平台。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上下游企业,打造共生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商业生态圈。
数字经济发展为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建筑企业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主动为社会提供智能化的绿色工程产品和服务体系,促进建筑与自然、人的和谐共生。
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充分利用建筑企业平台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持续引进和培养建筑信息技术、工业软件设计等相关领域高端跨界人才,建立起数字化人才培育体系。
同时,还需要政府出台智慧设计、建造、运维、统一的标准体系,研究制定数字化产业计价政策、数字化模型审核验收政策以及兼具实用性和针对性的行业相关标准,大力支持传统行业自主创新研发集成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的数字化监督管理平台,打通建筑产业发展的“信息孤岛”,着力推进建筑产业数字化平台建设。
2023.02.21
如何保障了工地人员的安全,进而保证施工企业的利益是各方所思考的问题,AI算法分析搭载智慧工地视频监控系统帮助企业解决管理难题 01应用背景 长久以来,建筑施工行业安全问题...
2023.02.21
建筑工地的安全、文明施工影响这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近年来,住建部及各地市住建局多次发文,指出了建筑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及发展要点,各地也通过加大对扬尘、裸土、设...
2023.02.15
前期给大家分享过由我司承建的平台级的案例,本期就南昌市建发养云项目智慧工地建设方案给大家做一期分享。 项目简介及方案 南昌建发养云项目位于南昌市西湖区,由江西省新宇...
2023.02.15
11月16日,由福州市城乡建设局牵头打造的无疫工地智控系统,在市委党校二期项目工地投入使用。现在进入工地体验的便捷,正是得益于智慧防疫系统。 11月26日,呼和浩特市召开新冠...
2023.02.1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和空气质量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各地政府对大气污染管理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大气污染,主要...
2023.02.15
智慧工地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新名片,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建筑工地各环节要素的协调配合,为建筑施工行业带来了许多的惊喜。智慧工地已经逐步取代了过去的粉尘飞扬以及...
2023.02.15
8月20日,南京一工地在安装塔吊大臂过程中发生倾覆,造成2死2伤。事故发生后,江苏省住建厅要求该涉事设备所在的机械公司对该设备不得继续出租、使用,将严肃处理事故责任企业...
2022.10.10
有人说现阶段的智慧工地都是噱头,实际用处不大;也有人将智慧工地吹嘘上天。那么,随着技术的发展,你觉得未来的智慧工地会是什么样子呢? 智慧工地是在智能硬件和互联网大数...
2022.10.09
国内疫情反反复复两年有余,各地虽监管手段不同,但总体都是实行常态化监管,传统方式的通过人工测温以及二维码查验的方式不适用人员庞杂且流动性大工程施工行业,稍有纰漏,...
2022.09.08
智能人脸识别考勤系统是人脸识别在商业领域中最早的应用载体之一,很多办公室、住宅小区、学校、景区等场所已经开始应用人脸识别智能门禁,用于加强出入口的安全防控,同时为...